当前位置:首页/老干工作

松滋市:抓实“三多”举措构建基层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来源:松滋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日期:2024-03-22 16:08





近年来,松滋市坚持多元聚焦、多点发力、多重引领,逐步打牢市、镇、村三级老年教育基础,构建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有力推动了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元聚焦,持续提升老年大学建管用水平


一是聚焦建好,强化组织领导。全市常住人口65.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超过18万人,有老年教育需求约10万人。市委、市政府坚持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支持,市主要领导先后9次调研老年大学工作,市政府工作报告将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纳入十大民生实事,市财政连续3年调高市老年大学工作预算至150万元,2023年追加投入240万元支持创建“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每年拿出50万元推动基层老年学校建设。

二是聚焦管好,优化服务管理。市老年大学现有学员5000多人次,常年活跃在舞蹈、书法等57个班级,合唱、摄影等14个社团,在各项活动中斩获国家级奖项29次、省级奖项34次。原市乡镇企业局李德元同志2006年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情绪低落,随后查出直肠癌,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参加市老年大学二胡班后,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开启新生活。他经常讲“老干部局和老年大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三是聚焦用好,深化品牌效应。坚持“1+N”延伸教学方式,即“培养一名学员,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影响一方社会”。松滋市老年大学不仅在老年群体里“一座难求”,在年轻群体中也是“香饽饽”,热门课程“手慢无”,老生不愿“毕业”,年轻人、小朋友也跟着爷爷奶奶蹭课。好学、好玩,不贵、不累,这是松滋市老年大学“火出圈”的原因。


多点发力,持续推进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



一是推进“六个统一”,实现“遍地开花”。按照“统一思想、统一教材、统一学费、统一待遇、统一名称、统一模式”要求,推进全市建成乡镇(街道)老年学校11所、城乡社区老年学校132所,覆盖率分别达65%、48%。各乡镇按照老年学校实际教学活动情况,按照每月5000元至20000元的标准纳入本级部门预算。

二是完善“三库共享”,破解“一课难求”。逐步建立健全松滋老年教育基地库、师资库、课程库。以“红军树”“九岭岗”“泽国西乡”等红色教育、文旅资源为依托,建成老年教育基地40多个;以选树“银龄先锋”为契机,挖掘2124名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建老年教育专家团84个、志愿服务队276支,充实老年教育师资;以市老年大学为主体,融合本土资源,形成“卸甲坪土家摆手舞”“湘鄂西红色教育课”等地方特色课程。

三是打造“一校一品”,满足多种需求。因地制宜满足老同志多元文化养老需求,把基层老年教育办出特色、办成品牌。万家乡老年学校被誉为“没有假期的老年学校”,每逢周末、寒暑假,更加热闹。这里不仅有舞蹈、书画、器乐等专业课程,还有休闲观影、老年益智、儿童乐园等活动专区。到了饭点,有幸福食堂配送的5元盒饭,到了晚上,有便民公交直送回家,形成“夏可纳凉、冬可取暖、上课学习、下课带娃”的“一条龙”服务。八宝镇老年学校开通智能手机“云课堂”。新江口街道老年学校开展爱有所“暑”、不负所“托”活动。卸甲坪土家族乡老年学校开设抖音课程班,宣传土家风情,助力文旅融合。


多重引领,持续带动老同志发挥优势作用



一是注重政治引领。依托市老年大学阵地学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近年来先后以“百年正风华”“礼赞二十大”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诗词歌咏、书画展览等活动170多场次;以“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为主题,征集老同志意见建议70多条;以“学习新思想、传播好声音”为主题,精心遴选50名学员组建老干部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近180场。

二是注重典型引领。持续擦亮老年大学“桑榆金辉”品牌,2023年评选表彰优秀学员63人,临时党支部10个,推荐荆州市“银龄先锋”2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潘志雄带领涴市镇老年学校学员参与整治环境、调解纠纷,编制《红光村村规民约》,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乡镇退休干部刘革成在镇老年学校担任教师后,倡议成立了“夕阳红”基金,累计募捐90余万元,资助600多名贫困学生。

三是注重产业引领。引导老年大学教师、学员积极参与产业育人、乡村振兴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刘新翠,在洈水镇、杨林市镇等老年学校担任专业技术教师,编写《果疏栽培技术》教材,讲授柑橘种植技术,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培训农民1.2万人次,带动服务柑橘种植面积3多万亩。“油茶小镇”斯家场镇青竹湾村老支书梅运乾被聘为镇老年学校教师,他将课堂搬到田野,定期对种植户传授油茶种植技术,促进每亩增收近800元,带动村民就近稳定就业500多人。